家庭护理行业涵盖了全面的健康服务及食品,旨在满足男女老少家庭成员的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家庭护理行业可分为以下主要行业板块:
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指近期分娩女性及其婴儿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健康监测,并提供相应的饮食护理、保健、分娩伤口护理等护理服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月子中心及月嫂。
产后修复:产后修复服务帮助女性在产后的身心恢复,如骨盆康复、皮肤修复等帮助女性产后重获健康和幸福的服务。
家庭儿童护理:家庭儿童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护理、早期教育和其他儿童护理相关服务。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行业围绕支持整体健康的营养品、维生素和矿物质,针对荷尔蒙平衡、生殖健康、骨密度和整体活力。业内保健食品旨在补充膳食摄入量,提供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必需元素,满足不同生命阶段的个人营养需求,而非专注于治疗特定的疾病或病症。
养老护理:养老护理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康复、心理支持等综合服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养老院和其他养老服务提供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内地家庭护理行业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由2018年的人民币3,47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6,294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2.6%。预测显示市场规模将出现持续上升趋势,由2024年的人民币7,201亿元增至2030年的人民币14,418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2.3%。
在中国内地,40岁以下人群是最大的育龄群体及家庭护理购买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年轻一代通常具有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更注重优质家庭护理服务带来的生活体验提升。他们还普遍更加注重健康,倾向于接受利用创新技术的科学及专业的家庭护理方式。因此,他们对优质家庭护理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需求。中国内地资产在人民币6百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更有可能频繁消费家庭护理服务。
这一群体的特点是购买力较强,对产后护理和家庭育儿等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较大。他们更偏好有实力、知名度高的家庭护理服务机构,相关机构配备的专业人员能够提供高度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服务。他们更愿意为高端、专业和科学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此外,他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有综合方法满足家庭的具体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除富裕家庭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意愿在不断提高外,预计以下因素将促进中国内地家庭护理行业的发展:
悦己消费产品和服务在女性中越来越受欢迎: 这一趋势标志著女性的消费模式正朝著个人成长和精神满足方向发生重大转变。如今,女性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愿意投资于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随著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认识不断提高,女性开始将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她们愿意在自己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包括购买保健食品和使用专业保健服务。此外,由于她们要兼顾个人、职场人士、妻子、母亲和女儿等不同角色,面临著巨大的压力,需要情感支持。因此,女性更加重视悦己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也更愿意聘请专业团队来照顾自己或家人。
正在演变的家庭结构:在中国内地,独生子女政策已实施近三十年,近年来家庭人口结构已转变为“4-2-1”(四个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两个父母和一个孩子)家庭结构,抚养比上升。在中国内地,大多数家庭的父母双方都从事全职工作。夫妻双方需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同时照顾四位年迈父母。家庭结构的转变将鼓励更多的中国家庭寻求专业家庭护理服务供应商的额外支援。
生育年龄延后 :在中国内地,夫妻推迟组建家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推迟原因多种多样,如追求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及其他个人抱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佈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10年到2020年,中国内地的平均初婚年龄由24.89岁提高至28.67岁。2010年,20至29岁人群的生育率最高。然而,到2020年,生育率最高的年龄段已转移到25至34岁。生育年龄的推迟降低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提供育儿支持的能力,导致对家庭儿童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后一年龄段的父母也更有能力承担高质量的家庭护理服务。
为提高出生率而出台的有利政府政策(包括“三孩政策”):由于育龄妇女初婚延迟、生育成本上升以及住房负担压力,过往数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有所下降。于2011年实施二孩政策及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后,新生儿数量和出生率出现短暂的上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著其他利好政策出台,包括于2021年颁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其目标是显著降低生育、养育及教育相关成本),预计自2024年起新生儿数量将趋于稳定。在中国内地出台一系列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后,二孩、三孩新生儿的生育率稳步上升,自2010年的10.42‰上升到2020年的16.06‰。中国内地三孩生育率也从2010年的2.18‰上升到2020年的4.15‰。相较一孩家庭,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父母通常需要更多的支持,因此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更高。
扶持及鼓励生育的战略政策措施和具体执行措施双管齐下,预计中国的出生率将趋于稳定。首先,中国政府已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即逐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家庭生育意愿。2021年《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此进行概述,预计到2025年建立全面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随著这些政策的实施,预计生育意愿会有所提高。在具体实施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出台和加强有利的生育政策。
例如,MK体育官网入口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旨在通过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此外,2023年《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了一倍。地方政府还推出各种补贴计划,直接支持多孩家庭。
例如,杭州市政府为生育二孩及三孩的家庭提供一次性补助,深圳市政府计划提供差异化递进式的育儿补贴,郑州市政府已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为每个孩子一次性支付大额补助金,哈尔滨市政府对二孩或以上的家庭每月发放育儿补贴,直至子女满3週岁。这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望通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创造更有利的育儿环境,共同助力稳定中国的出生率。
竞争格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家庭护理行业相对分散,市场主要由一些中小型企业组成。大多数企业只在行业的某一板块开展业务,只有少数领先集团扩展到多个业务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家庭护理行业的领先市场参与者中,本集团拥有最全面的业务矩阵,产后护理及修复业务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综合家庭护理品牌集团”指在家庭护理行业中至少经营两个业务板块并自该等业务板块产生收入的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与可能只专注于单一板块的同行相比,市场参与者能够透过提供跨板块的服务满足更广泛的家庭护理需求。透过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及产品,综合家庭护理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全面的家庭护理服务,使客户受益并满足其不同需求。
美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正在美国居住和分娩的中国家庭,但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在其他消费群体中也越来越受欢迎。在过去,美国的月子中心通常迎合海外中国家庭的需求。然而,随著产后护理的重要性在美国逐渐受到重视,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大量高端月子中心涌现,这些月子中心通常设在高端酒店,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在为客户提供豪华舒适的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快速扩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美国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约40亿美元,预计未来随著美国产后护理意识的不断提高,月子中心的消费群体将继续增长,并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
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类似,MK体育官网入口香港也保留了坐月子的传统文化,因此香港消费者使用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也相对普遍。近年来,与其他产后护理服务相比,月子中心提供的环境更佳且服务更加专业,吸引了更多的香港消费者,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香港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70百万美元,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
图表:2019-2024年中国家庭护理行业或所属行业主要盈利指标增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