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学校及医院(学院)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全院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医院(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有关要求和年度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科学谋划、创新实干,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不凡的篇章。
为肯定成绩、激励先进,2025年2月28日,医院(学院)召开总结表彰大会,一批优秀党组织脱颖而出,获得殊荣。在此荣耀时刻,我们特设《先锋领航》专栏,展播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榜样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发全体党员与医护教职工的奋斗热情。今天,让我们走进康复医学科党支部。
康复医学科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3月,现有党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党员35人。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院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一年来,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推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开展集中学习24次、专题研讨会12次和专题培训班1次、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2次。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强院”等学习平台,实现党员学习全覆盖,有效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引导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优化调整党支部内部设置,设立5个党小组,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担任组长,党小组设置以业务分类为核心,MK体育确保每个党小组都能覆盖到具体的业务单元,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发展预备党员6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7名,持续为党支部增添新鲜血液。
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康复义诊、健康检查等服务群众活动,持续开展“健康校园行”青少年脊柱侧弯免费筛查活动,累计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创新科普形式,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脊柱健康、MK体育运动损伤防治、脑卒中康复等知识,有效提升群众健康素养。科室收到锦旗、感谢信50余次,充分展现党员先锋形象。
强化“党建+业务”“党建+科研”“党建+教学”联建,推动“课程思政”落实,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关心师生思想与生活,取得显著成果。“抓实党建强堡垒、滨医李氏勇担当”获批技术创新案例,研究生项目获全国三等奖,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斩获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注重医学生临床能力提升,通过“2.5+2.5”教学模式推进早临床、多临床实践,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人,本科实习生200余名,住培生30余名,结业考试通过率达100%,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成功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康复医学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支部与知名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智慧康复”等创新项目,联合创建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推动多个康复项目落地实施,为学科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党建引领下,支部建设及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成并创建院级“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动”各1项,立项医院(学院)重点项目1项,结题校级党建课题1项、“党员好故事”典型案例1项,在主题征文活动中屡获佳绩。“滨医李氏EEG数据处理及ERP分析系统V1.0”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先后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华东区吞咽障碍比赛二等奖、全国吞咽障碍病例总决赛二等奖。斩获全国康复与物理治疗科普大赛华东区三等奖、山东省健康科普创新创意大赛个人优秀奖,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荣获全国医院创新服务模式优秀奖。
下一步,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服务群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努力为医院(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周渤海蒋芳芳)